新高考卷语文高考题分析!新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一、新课标卷语文试卷分析
(一)命题特点:
1、注重基础,注重能力
从考试大纲中,可以看出“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命制的一条指导原则。从试题结构来看,试题分值占总分比例为50%左右,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高考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注重能力”是今年高考大的特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强调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材料进行交流的能力”、“注重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考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写文章,但对普通文体考生来说,要想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分数,就必须掌握必要的阅读材料,阅读时,应能抓住材料的主旨,抓住关键句,理解材料中的中心意思,准确把握文本的主题含义,运用语境、情景等方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章的思想内容;阅读时,应能读懂原文,读准字音,看清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准确把握文章的段落层次。
2、突出对语文素养的考查。
今年高考命题以“注重对考生知识的综合考查”为主线,“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考查对能力与素质的综合。在试题设计上,既重视知识的综合考查,又重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查,注重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的综合。在试题形式上,既重视考查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又重视考查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试卷在题型和题量方面,注重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的综合考查。“注重知识的综合考查,突出对考生能力的考查。”这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及高考对语文素养的关注。
3、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新课改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的不同阶段,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语文素养,是高考命题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新高考方案要求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要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训练。
4、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
高考语文试卷对考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体现了高考命制的宗旨:“关注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注重对语文思维方式、语言表现力的考查”。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对语文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的综合考查。“关注学生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感情和态度。”
(二)考试范围和能力要求
1、考点:
现代汉语
(1)古诗鉴赏:默认《孟子》中的“忧乐”二字, 二、试卷结构:
1、单项选择题(共20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本部分有两种类型。一为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另一类是双选型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第I类单项选择题(共25分,共25分)
一句话或一个词组(短语)
1、在文中加点的字或词组,读音完全不变;
2、其中带“—”号的词语,应在空白处注出,否则该句无效。
3、句子的后半部要加“-”。
4、句子中间有两个或三个破折号和冒号。
5、“请把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划线部分补充完整。”这一句话的意思是:
6、“对......我们没有理由不能......,因为......”这是一篇说明文。(填入括号里,句意是‘我们’。)(选自《2010年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006年的高考《考试说明》第二条)。
7、下列句子中,“如果...就...”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作者通过写景来表达心情,而通过写人来抒情,这种表现手法是比喻式
作者以写景来表明自己的态度,那么作者所用的方法也是拟人的
C.“如果...就...”的语言特点是比喻式
..就...)的语言特色是排比式
8、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2012年中考语文新课程标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5分)
A、《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必修内容达到80分以上,选修部分达到30~35分,选修部分的分值不低于50分
B、从《2012年上海市高级中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教学参考》(第三版)》看,学生在高中三年必修内容达到70~75分,选修部分达到30~35分
C、《2012年上海市高等职业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对学生选修的内容的范围做了明确规定: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指导下,在《2012年度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指导下,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选修内容的范围。
D、从《考试说明》的选做内容看,《2012年度上海市高等职业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对学生选做内容的范围作了详细规定:“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