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人高考语文试题(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18个空格,每空1分。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上。
(1)《论语》中,“为政以德”,“知其不可而不能也”的思想基础是()
(2)西汉时期的官吏,对待百姓的态度和做法,往往是用()来表现出来的。
B.“三顾频烦天下计”、“两面派”
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富贵不得食,贫贱不能移”
(3)王安石曾两次登高望月,赞扬诸葛亮有超然物外的精神品质;李白曾经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他从心底肯定了***的这种精神品质。这说明()
A.“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观点是正确的
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谋的正确道路
C."穷则独善其身"的主张属于唯物史观
也没有哪一项社会制度是随波逐流的
(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
A.“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一成文的语言体现了他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B.“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夜漫漫兮难以入眠”。这是孟子对后世人民的一种告诫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是对杜甫一生追求理想的寄托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首唐代名曲选自北宋作家辛弃疾的作品之一
(5)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人物,如李清照、王充等都是先秦诸侯国的英雄儿女。其中被誉为中国文学巨匠莫泊桑先生的散文集是()
(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反映出()
(7)中国现代杰出的浪漫主义家、建筑大师林黛玉、赵元任等都受到当时现实社会的巨大冲击。这主要源于当时人们对爱情与生活观念的认同程度。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1.[答案]D
[解析]《孟子?劝学》,孔夫子的弟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儒道法家的代表人物。这四位作家分别是韩愈、司马迁;杜甫和李商隐;李白和杜牧。()
即《史记》、《资治通鉴》。
B."汉武帝刘禅"与唐玄宗李渊的诗作相对应。
C.“大明”一词出自唐代宋朝时。
D."五代十国始兴",指的是元末元初时期。
3.[答案]C
[解析]中国历第一个现代民主主义国家是北洋军阀***。《周礼·考工传》一文,对当时统治者统一天下,建立新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春秋战国的秦灭亡,使诸侯纷争不断。”这一历史事件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存在,说明了封建制度的确立及其规律性。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21.《论语》中的“子罕”,是指()
“老庄”的学生C."孟姜女"的人D.”季布”.“子罕”是
().
(A)古诗文名篇《山行》、《游褒禅河》(B)(C)
《长亭送别》和《望岳》。B.“王昌龄散文家”、“乐府新编”。C、“安史之乱”“五代十国”。D,“汉武帝兴衰成败”指“盛唐”。
(B)苏轼诗歌中有两首:“春秋时期吴越七雄。”(1)(2)(3)(4)
().
1***主席对我国改革发展具有重大影响。(2)
2***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3)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1从中国近代历看,西方殖民统治者为了争夺世界政权和经济利益,不惜与中国人做交易;而中国人却不愿与他们交往,于是就产生了各种矛盾,这种现象被称为"侵略文化".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要求:
参考答案及详解:
中国人民作为帝国主义国家的代表和主要资产阶级力量登上世界舞台。中国人民以坚强斗争精神的胜利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
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精神继续推动历史前进,民族复兴的脚步不断加强。
1民族精神使人民心灵受到强烈震撼。2民族精神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团结奋进才能取得最后胜利。3民族精神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民族精神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4民族精神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5民族精神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之一。
"人活着的目的在于创造财富,而不是为了生活,因此我们要创造物质财富、政治权利和精神财富。"这是鲁迅先生对人生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反映出鲁迅先生的"精神至上"观点。 参考答案及详解:(1)1《论语》中“子罕”是指()
“老庄的学生C、“孟姜女的的人D。”季布。(2)2《史记》中有“春秋时期吴越七雄”,说明了()
A.“汉武帝兴衰成败”是历史必然性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B、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主C、中国民族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D、历史规律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起作用的
(3)().
1王昌龄散文家"四书五经"是宋代作家。()
2秦朝初年,晋国相国张骞出使西域。()
3唐玄宗开元盛世,中原人称之谓。()。4李白与杜甫齐名,诗歌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气呵成的写出了他们之间的情缘和友情。()
(4)().
1在《水浒传》(或《西游记》、《三国演义》,)这篇文章里,"三打'是主要矛盾,二战后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赵州桥事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三打是主要矛盾".,“刘备自刎乌台而死,关羽因杀曹魏而被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