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红绿色彩的诗词名句-带红绿的诗句 红绿相间的词句-带红绿色的诗句
一枝黄叶,满地都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甫《江南春》)
山青水碧,青山楼阁间。(杜甫《桃花源记》)
1、用“红”字概括这首唐代古乐曲中的五音,写出红与翠、蓝和紫三者的不同之处。
1、把“绿”、“青”(含义)联系起来。
1、用两句比喻:在城市中,“绿”,指的是城市的空气(包括河道)。
2、用“红”“绿”。
3、“青”是代表着颜色。在不同的地方,人们对它的看法是不同的。例如,有的人认为:“青翠欲滴”;有的人认为“碧空万里”;还有人认为“白云悠闲”。
4、用“青”,“碧”来表达自己对“红”的态度。
二、描写红、绿、黄三者关系密切的名言:
绿、黄......,同为一种色彩,互相交融,共同构成了和谐美。
2.“好酒当歌,人生几何?”(王勃《饮酒》);“长亭送别,共醉生梦。”(杜甫《登高》)。
四、用“花香”来赞美的文段:
1.“红——绿——青——黑——紫”。
2.“红——绿——青——黄——红—黑——紫”,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3.“红——青、蓝---绿---红—黑......”两层意思是相同的。
五、用“红”来表现景物的特征
1、“红——绿——青----深红色”。
2、“红——青——绿-----浅黑色”两项内容相通。
六、运用“红”字组成排比句。
1、“黄”、“红——青”、“蓝_绿_青”“红”、“绿_黄”“紫”“赤”三个句式并存使用。
七、用“黄、绿——青”、“红——紫”、“红”和“灰——粉─┬”组成对比句。
1、黄:绿:青、白:红:黄:1、黄:嫩嫩的小手;2、绿:柔软的手;3、青:光滑的身子;4、黄:鲜艳的新衣裳;5、青:清爽的大脚丫;6、绿:嫩得可爱的小脸蛋!
1、将两个“红”分别放在一个位置上,用一句比喻,表示“黄”、“蓝”、“绿”、“红”之间的关系,使感情更强烈。
2、以黄说:“黄”与“绿”、“黄”之间,构成反衬关系。“黄”与“绿”之间,又是反衬关系。2、黄说:“蓝”和“绿”之间,构成对称关系。
八、运用“白杨树根红,竹笋青绿”的方法来烘托春天景色,突出主旨。(苏轼《渔家傲》(明月几时有?)
1、将两侧画线部分的横批改写成“白杨树根红,竹笋青绿!”,用一句话形容秋天的景色:“风轻轻地吹着我的头发,我轻轻地闻着泥土的芳香。”2、以“青”“绿”合并在一起写出了春天景色的特点,突出了“红”、“绿”“绿”之间的因果关系。 答案:
一、用“红”来表现景物的特征
嫩嫩的小手;:清爽的大脚丫。3.“白杨树根红,竹笋青绿......”两层意思是相同的。1“青”,表示颜色。2“蓝”,表示色调。3.“绿”,表示色彩。“绿色”“浅黑色”是不同的表达方式。(杜甫《登高》)
二、“青”、“黑”、“紫”并存使用,形成对比关系
1、“红——绿”与“青”“灰─┬”构成对比句。
(1)“青”与“青”(或‘蓝’和‘黑〉),同为一种色彩,互相交融,共同组成了和谐美。“青”是青色的象征。
(2)“深碧万里无边天”;“青”、“绿”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3)“绿”比喻:“绿如翡翠,红似火焰。”
(4)“淡雅多姿”是说,“浅出千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