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散文名句及出处大全(散文佳句摘抄加出处) 一、名句
(1)“天道酬勤”,我们不能无怨,但我们可以付出努力,回报父母。——(苏轼)《渔夫送别》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人生旅途上,我们不应该逃避苦难的困厄,要勇敢面对挫折与失败;我们应当善待生活,善于创造未来。......人生是一场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磨练和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战胜困难与挫折。
(3)人生是一条没有止境的路程,只有坚持向前走,才会到达终点。(杜甫)
(4)生命如沙漠中的一块块坚硬的石子,如果没有了奋斗的方向,也就无从谈起前进的目标。(李白)
(5)当一个人面对不幸时,不要轻言放弃,而要在艰难中去迎接它。(王安石)
(6)生活中最伟大的事情不是因为有钱才有的,而是在于对自己的关爱。(孟德斯鸠)
(7)一个人若想得到真理,首先要学会接受。如果一个社会没有真理的人,那么他所拥有的生活将是荒凉的。(鲁迅)
(8)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美好的,但是如果失去了真诚,那将是一团漆黑。
(9)一个人若想获得真正的快乐,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己融入其中;如果一个人想要拥有更多的财富,就应该努力学习并把这份精神带给别人。(列宁)
(10)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当你失去的时候,你不会后悔;而失去的时候,你会感到自豪。——鲁迅 (三)简答:(1)人生就是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奋力攀登。(《渔夫送别》)
(2)生命是一条没有止境的路程,只有坚持向前走。(苏轼《渔夫送别》)
(3)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有坚实的基础。——鲁迅
(4)人生是一片广袤无际的大田地(杜甫《渔父送别的一封信》)
(5)人生是一首动听的歌谣,它需要我们细心体会和领悟;人生是一个美妙的梦幻。(刘禹锡《春风沉醉的夜晚》)
(6)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他,他却躲着你。(李白)
(7)人生就好像一座山峰,高不可攀、低不可攀,只要你努力向上,就会到达顶点。(苏轼《渔父送别的一封信》)
(8)人生就像一块石头,你跌倒了,就要爬起来。(李白)
(9)人最宝贵的东西是感情(杜牧《游山西村》,杜甫《望岳》(杜甫与孟浩然)。)(10)人最容易犯错的地方,是心灵的软弱处。(王安石《过故乡》)
(11)人在困难中前进时要保持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陶渊明)
(12)人不可以自满,不应该气馁。(李白《饮酒论战》。)(13)在人的心底里总有一个声音,叫做“我自负”或“我的悲哀”。
(14)人的一生不可能是完美的。一个人若能把全部力量集中到自己的身上,那他便会获得胜利。(老舍《钢铁战士》)(15)人如果不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去奋斗,就永远谈不上成功的伟大。(鲁迅《大江东去》)
二、作文(30分)
《让梦想成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文体自定。2题目自拟,除诗歌外其它体裁不少于两篇。
散文佳句摘抄加出处
●一棵参天大树,如果能用坚韧的信念来支撑、托起它那高耸入云的大山;假如能用顽强的毅力去浇灌、照耀它的枝丫。就这样,我们可以不经意地看见,在一片茂密中生长着无数的小生命,在一块无际的空间里自由自在地飞翔,享受着这美好的世界。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
李白(公元前238年-420年)他是个伟大诗人。他的一生经历过许多不同的情节:从小立志写出千古名句——《九章》。《长亭送别》,从忧愁到悲伤。“长亭外寒星稀”,这是杜甫写给友人的:“自古逢秋风瘦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他写出了千百年来的绝唱。
“长亭外冷月清,孤灯独明镜清,”这是孟郊《登楼看瀑布》中的:“孤峰寂寞夜色暗,远近高低各不同,此恨绵绵终相盼”。
这首词有三层意思:1对人的认识,是多方面的。2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真挚而深刻的爱慕之心。“孤”是指寂寞孤独、无助或寂寞凄凉的境遇,“明”(指明亮);“净”(使纯洁)。4“光荣”“荣誉”“幸福”“财富”、“美满”......
这篇散文写得非常好,但却没有鲜明的主题。它既不是全篇的中心议题,也不是全部内容的具体化,而是整个文章的主旨。所以我们应当抓住主旨来把握文章结构,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材料1——《战国策·楚辞序》。
材料2——《项羽列传·魏征上书》。
材料3——《资治通鉴·吴王夫差》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这一段的主题是______
“我的人生价值”D。我是一个平庸的无能者
答案:D
分析:“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之一。“我”是“平庸”。所以“我”应该是平庸无能者,而不是普通百姓。所以本题选D。
2、《陈情表》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作文。
(1)材料1中,“陈情表”反映的是______。
(2)材料2所说的“陈述”是______;“陈述”中的句子是______。
(3)材料3中叙述的内容是______。
(4)材料4中写明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与看法是______。
(5)下面是李白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任用自荐书)
【参考范例】
一帆风顺
李煜,一个不愿见江湖却有志于天下的大书法家,在历曾留下不少伟大名篇佳作,被后世人们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南宋七大诗人”“金代四杰”。
他写到:人生的舞台需要你去演绎,你的心灵也需要我们来抒发和表达。面对着如此广阔的发展空间,“小园亭”里有一位老先生,坐在台阶上,仰望天空,仰看群星......
李煜以他的才干赢得了很多读者的心声。他写道:
“人生的平台需要你来展示。”
李清照以其坚忍不拔的精神获得了不少人的赞赏。《桃花源记》(公元前206年):“桃树枝头春意盎然。”“桃花开遍山野处。”李煜把这种精神寄托在了杜甫身上。(注:1杜甫:杜甫生前居住过的乡居。2刘禹锡:指当时的陶潜。)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文章采用排比手法,运用拟人和拟物的方法论证了一个道理,即______。
3、“三月九日忆江南”中的“江南”,是指什么地方?
答:“江南”就是上海的东面——北京城西边的江南地区。它包括上海浦东、苏州浦东南岸等区域内的所有城市。因此“江南”是江南地区的简称。
二、作文题目:《我的生活-我在农村》
[命题要求]
本题是一篇满分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或套入他人的思想感情;不要套作,不得出现与材料无关的情节和事件。
【试题类型】:选择题。
【考查能力】
分析:材料1中“关于‘长江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思考”是材料6的中心议题。材料7中“我认为,我国目前的人口现状”是材料8的中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