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文言文名句翻译(语文必修三古诗文言文)

三句半台词2025-10-15 14:11:52互联网早读啦

必修三文言文名句翻译(语文必修三古诗文言文) ☆《孟子·告诚》

君主之明德,不在于利,而在于信。——《管子》。(汉)

(1)夫民者,治天下的本钱也;大王则国权为重。—《谏逐客书》、《史记》—《季氏将伐颛臾》《周礼》

(2)故圣人所见者无不有:以其高洁自居的人、在乎己足下的百姓;以其崇高的品格待人的仁士和善良纯粹的心灵。(孔子的名句)

(3)非学问能使人有所成,非智力不能使人有所慧。(孟子的名言)

(4)贤者可以兴邦,但无法使人强盛。(老子的名句话)。-《论语》,

(5)道与义是两回事。(司马迁)-《国语》

(6)若夫儒生死相许,则国家富强了。——屈原《离骚》(晋文公注释),

(7)先王之政者必谋于乱中。(诸葛亮诗云:“诸侯皆亡身在此”,“兵败而逃”。后世三代学者对前者的观点有不同的理解。

(8)如斯我亦如此!既往未尝闻项羽留秦城日久矣,今犹未闻楚庄王欲归赵而又恐惧于江东父兄之间,且臣心之忧,虽九死之犹未悔。此乃天时不如地利,此乃物利不如人和啊!”(李白诗云:“苟利国家生死得失,岂因祸福避趋之?何况人呢?”杜甫诗云:“古今之变,莫不如此。”(苏轼《望岳》一首)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陶渊明佳作)

(10)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苏辙《登临别题》一首)

(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词)(唐)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牧《虞美人春行》)

(13)尺有所短,寸有所宽,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商隐《蜀道难》)

(14)安知鸿鹄之志,实乃几千里之外哉?(吴兢《龟兹》) ☆《岳飞传》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陶渊明《归园田居》(唐)-《登临别题)

(2)“先王之政者必谋于乱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杜甫诗云:“吾生亦有涯而知无际也”)(苏辙《行路难》)

(3)君主之明德不在于利,而在于信。——《管子》。—《孟子》

(4)若夫儒生死相许,则国家富强了。“季氏将伐臾”(秦国名言)。—司马迁《史记》

(5)凡贤士所见者无不以诚信自足:如斯人亦如此!既往未尝闻项羽留秦城日久矣,今犹未闻楚庄王欲归赵而又恐惧于江东父兄之间,且臣心之忧乃几千里之外哉!(诸葛亮《出师表》)(元代散文家、作家、哲学家的代表作之一。《三国演义·》、《红楼梦》等。

语文必修三古诗文言文

一、古诗

《水调歌头·清江月》

作者:王安石(公元536年)

《饮酒》(公元534年)

《观书有感》(公元539—541年)

4."五斗米"的传说。

《登高》诗词赏析:

(1)作者对“风雨交加”这一历史背景的分析:

1王安石在诗中描写了自己与山水之间存在的矛盾,抒写出了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希望;

2孟浩然的感情真挚,表现出他以乐于助人为己任的精神品质;

(2)李白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李白在文中描绘了他内心世界的悲凉情景,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心,表达出对故国不平的愤慨和忧愁,体现了强烈而又无比崇高的革命主义精神;

(3)对诗句的体会

1《送东阳马生序》,通过叙事来抒发他的爱国志士情怀。《行路难》,通过游览景物的语言表达出对远征途中艰苦生活的思念和敬仰,使人想起这位伟大的大作家,也反映了他的英雄壮举;

2李贺《望岳》中,"我将上下求索",用典雅朴实、形象鲜明的语句,抒写了"天道酬勤";"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用典婉约清新的意境烘托了一幅富丽堂皇的美轮美奂的画卷......

(4)诗人的性格特点

1诗人善于联想、想象,能巧妙运用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

2诗人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能够从不同角度去评价别人;

3诗人在写景时,往往把主要的景物放在中间,使景物更显丰满、完整、和谐;

(5)诗作结构特点

1全诗分三部分:开首两段,即第一自然段和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每段都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阐述和议论,使读者读懂整篇文章。

2首尾两段,又称后一段,是诗人先叙述自己的经历及感受,然后展开讨论。其中前两个自然段写的是诗人们的遭遇以及所遇到的事情。后一个自然段则是抒写作者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面临的困局及其心情。

二、现代诗

《渔家傲》。

作者:李商隐《归园田居》、《秋夜喜鹊登梅处》,代表作品有:

(1)李商隐《春晓》《桃花源记》

(2)李商隐《醉翁亭记》

(3)李商隐《虞美人》 [思路点拨]

《渔家傲》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历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艺术价值的作品。它通过描写、抒发对故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作者面对现实生活的思念与敬仰,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写出诗人的性格特点:(1)诗人善于联想、想象、形象地表达出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心、表达出了对故国的热爱之情;(2)李白在诗中描绘了一幅富丽堂皇的美轮美奂的画卷;(3)李白对现实生活的态度:(1)诗人善于联想、想像、形象地表达出对故国的热爱之情;(2)刘禹锡在词中有这样一段话:“自古逢秋悲寂寥”,说明了“自古逢秋”这一景象的出现;(3)诗人在词中的句式变化有三种:一是以虚实相间为序,如“独坐陋室,望流霞”;二是以空洞无物为状语,如“遥知兄弟登高处”。三是重叠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如以比喻或排比等手段来突出事物的本质。三是在不同语言环境里运用多种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具感染力,达到生动活泼的效果。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