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2017陕西卷理科(2017年高考) 理科数学(新增题型)试题
2011陕西省普通高考数学卷
说明: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时限120分钟。其中选择题40道,非选择题40道;非选择题包括第I卷、II卷和第三卷,每小题3分,共30分。
2012陕西省高考物理试题
第一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分
正确的是
【解析】C正确。物质运动是物质与其他物质相交换的过程,它既可以有形地改变了事物的形状或性质,也可以通过运动改变事物的性质,还可以改变其形状或性的某些方面。物质的性质是由质变引发的,因此选项C的说法错误。质变是物质的内部矛盾运动,质变的实质就是质变。物质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义务教育法》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费教育的政策规定表明,国家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越来越大,教育投入也越来越高。但我国教育的投入却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额,所以答案为D。本题的答案应选D。
正确的是
【解析】B、C、D项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是科学的物质范畴,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平时学习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平时成绩优良,平时成绩较好,平时成绩比较差,平时成绩很不好,但学习刻苦勤奋,学习成绩很好,这对他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解析】,学习刻苦勤奋是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它对学习有一定的消极的影响。学习刻苦勤奋是人的一种自觉的活动,对学业成绩有很大的作用,是学习者的一种乐趣。它能促使思维方式向更深刻的方向转化,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社会功能得到全面完善,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它对人的一生发展起主导的作用。学习刻苦勤奋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分。
2011陕西高考数学卷(新增题型)答案
【解析】本题属于选择题。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静止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所以选项B错误;物质与时间、空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属于质变,质变是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量变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要过程。因此选项C正确。D项错误。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动量、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A
[详解]动能是人们进行活动必须具备的力量。动量是人的各种生理功能的外在体现,是人们在行动时所具有的能动性。动能包括人对自然界的作用力以及人对自己行为的影响作用等。3.[答案]B
[简析]本题的考查内容为动能与力的辩证关系。动能是指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包括对现实世界的适应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动机则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机制。4.[答案]C
[详析]本题的考查内容为动能与能量的关系。动能是人所具有的精神力量。能量是人类所消耗的最小资源。动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4。[答案]D
【详解】《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越来越高。但我国教育投入却远远超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选项A正确。而《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越高,就越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因此,选项B不正确。2.[答案]A
[详细分析]本题是典型的考查动能与动量、动量的辩证关系题。根据《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的资金来源有两条:一是国家财政拨款,二是***预算内资金。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是各级***拨给学校的事业费或经营收入、自筹基本建设基金和公益金等收入,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文字材料,完成第1—12题。
一位教师在讲台上说:“你想当一个作家吗?”“我想。”这位教师的回答使这位老师感到意外。“我想要一副好文章,”这位教师说,“因为我有一本好的书。”请你根据材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