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快“同频互动课堂”建设。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和内师大附中已实现了汉语授课、市蒙古族中学和内师大附中实现了蒙语授课自治区层面的互动;集宁二中和北京市二中也形成互动,集宁区以集宁区实验小学为核心学校,依托集宁区教育城域网,与集宁区前进路小学、北辰小学和新区实验小学三所学校进行了同频互动教学。目前凉城县、卓资县、前旗、兴和县已经完成前期建设方案,正在建设中,其他旗县同频互动课堂建设方案也正在筹划当中。
二是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面,乌兰察布市接受了自治区第一个试点旗县的培训任务,通过此次全员培训使全县1491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95%的能熟练撑握信息技术并运用到所教学科中,并达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要求,为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起到引领作用。之后又对全市4962名教师进行了培训,目前,基本掌握常规课件制作方法中小学专任教师达到了85%,能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开展常态化教学的专任教师达到84%。
三是认真组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通过活动全市共收集中小学教师蒙汉语各学科多媒体课件1600多个,1200多部,课堂实录1400多节,并统一报送自治区参加评选,已注册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师达到7413人。
四是认真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采取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设立市本级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以及旗县市(区)投入为主等措施,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顺利实施。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部分,各旗县市区设立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纳入年度预算,且统筹学校生均经费的18%和一定比例的教育附加费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技术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