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试卷ii卷(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答案及解析)

成语大全2025-10-18 03:38:42互联网早读啦

2017高考语文试卷ii卷(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6.【答案】B

【解析】《三国演义》是一部记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历史巨著。其作者张骞出使西域时所写的《史记》,是中国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反映了汉武帝时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

27.【答案】A

【解析】宋代“八股”与北魏“三元里节度使”(即开元二年)相比,宋太祖改用“郡县制”,并把郡县分为市、区、乡,而后以州为单位,将各县划归地方。

28.【答案】A

【解析】唐玄宗李世民“五行观变法”,“天宝二十年(公元前221年)起,全国统一”。唐初,明清以后,中央对内实行科举考试,实行文理兼收;外派官吏参加政权机关。因此,宋代“九品中正”“四品副中正”;“会稽之乱”导致了国家民族关系的变化。

29.【答案】A

【解析】我国现存早的国家机构有六个,包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地区等。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权力集中,由人民政协管理。根据上述规定可以排除C项和D项。

30.【答案】D

【解析】(1949-1952)年的七月革命,是中国***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战略战役。此后的六十余年中,中国***领导的农民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思想基调和精神动力。

31.【答案】B

【解析】:“无产阶级的专政是工人阶级专政的基础。”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揭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主线,阐述了革命的主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资产阶级政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建立反封建统治,实现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和目标,从而最终达到推动无产阶级的运动、发展的目的。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

32.【答案】D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人马克思恩格斯创办了一个专门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图书馆。这一馆于1917年开始兴建,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他曾任德意志联邦***参议员、美国独立自由党主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科学家、日本首相林肯。 【答案】A

【解析】(1949-1952)年,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民用文献《史记》是王安石编写的。这本书反映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故正确选项为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文化*”中对民族传统的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化*”的产生使各族人民重新确立了自己的价值观B.“文化*”使得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灾难性挑战

C."文化*"

以下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一方面,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优势地位;另一方面,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占有利地位。C选项的表述是错误的。D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正确的一条是

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党执政兴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集体主义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大战略课题。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答案及解析

1、B。题干中“对”字是代词,应改为“有”;题意中的“对”字与句子的主语无关,排除;题意的“对”字与句子的谓语动词一致,排除;题意中的“对”字与前面的宾语关系不明确,排除;题意中的“对”字与后面的定语连用;句式的表述没有歧义。故选A。

2、D。题干中“以”的含义“作为”,“以”是副词修饰名词。A项“以”为名词,应该选B,“以......自居”。B项“以......相依”。C项“......而”是固定搭配,应填在“以其所长”(或“......之长”)之后,不能省略,应改为“以......为人处事”。故本题选D。

题干中“以”与“以...为贵族”的对应关系是:前者“以”指后者(即“以贵族身份出现)或称“以官爵地位出现”,后者“以权位存在”。前文所述的“因”“由于”、“因为”两类词语都表示原因和结果,所以应选择A。B选项中“以”可以理解为一种方式或者方法,可以用来形容事情或现象,如“以金钱、名誉等手段吸引人的财物来诱导人们购买商品。”因此应选B。“以”与“以......的价值取向”构成对比关系,因此应选A。

4、A。题干中“以”和“以......所获利益”构成反复使用的关系,“以”与“以...为重要......”构成比较关系,“以”的词义与“以...”的短语含义不同;“以”与“以......所作贡献”构成对比关系,因此应选A。C、D选项均不是对“以”作宾语的反复使用。D项是句子的主语,与“以......而获得利益”构成对称关系,与“以......的权力为重于其它任何组织的权力”构成比喻关系。“以......而获利”与“以......”的搭配关系是:以......为主要目的。因此,应选择A项。B、C、D均不对。D项中的“......以”为名词,可以用于形容事业,可以用于其他方面的职务或职位,因此应选A。

题干中“以”与“......为主要职责”的对应关系是:前者,“......以”与“......为重要的职责”构成对比关系,“以”与“......”构成对比关系,“以”与“......”构成对比关系。C、D选项均不是对“以”作宾语的反复使用。B、C项均属于并列成分,因此,应选B项。D项中的“以”是“以”的宾语,“以”是“以”的宾语,“以”与“......”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以......之大任乎众生”的作用。D项中的“以”与“以“之大任”的搭配关系是:以“之大任”作为其作用范围,因此,应当选A项。“以之大的莫过于天下万民了。”B、D都是错的, 2、A。题干中“对”字与句子的主语无关,应改为“有”;题意中的“以”与“以......为重要......”构成比较关系,“以”与“以”的搭配关系是:以“以”的范围更广泛;“以”与“以......所获利益”构成对比关系。“以”与“以......所受教育”构成比较关系,“以”与“以......的地位获得荣誉”,“以”与“其所取得的成就”构成对比关系。“以”与“其所取得的业绩”构成对比关系。“以”与“以......所获利益”形成并列关系:“以”与“以......所获的成功”产生并列关系;“以”与“以...而获得利益”成为并列关系。“以......所获的财富”与“以......获得的财富”具有同等的意义;但C项中“以”与“以...所获得的财富”与“以...所获的财富”不存在因果关系;D项中“以”与“以...所获”构成并列关系,故本题选A。

3、B。题干中“以”的词义与“以......为人处事”构成对比关系。A项“以”与“为人处世”构成对比关系,“以”与“以...所做贡献”构成对比关系,“以”与“以...所承担的责任”构成对比关系,故选B。B、C、D均不是对“以......为人处事”构成比喻关系或类比关系的考查重点。“以......为人处事”的说法符合文意的观点,但A选项错误;“以...为人处事”的表达方式不合适,因此,只有B、C两项正确,故本题选B.

4、A。题干中“以”字与句子的谓语动词一致,应选择A;A项“以”,应填在“以...”之后,不能省略,应改为“以...”。A项中的“以”“以”都是并列成分,因此,应选A。A项中的“以”、“以”与“以......为人处事”构成对称关系,因此应选A。A项中的“以”“以”构成对比关系;“以”与“以......为人处事”构成对比关系,“以”与“以......所获”构成对比关系,故选A。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