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山东作文立意—2017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立意

标语大全2025-10-20 17:22:14互联网早读啦

2017高考语文山东作文立意—2017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立意 一、立意角度

作文的立意,是作文者为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对特定对象提出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以自己的体验和见解来写文章。这种要求既可以反映作者的情感需要又能体现考生的知识面宽度,因此也称之为“文采”。作文的立意是作文与其他作文的主要区别之一。

(一)立意的范围

根据高考写作的特点,高考作文的材料范围可以分为:生活类、社会类和自然体;立意的角度可以分为立论点、观点态度或中心意思三个层面。

生活类、社会类、自然体是高考语文命题的基本思路,也是命制试题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社会阅历,具有丰富的文学常识。作文立意时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要立出真善美,立得有价值。

(二)立意的方向

立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选择一种方式,即选取一种内容、表现方式或形式作为立意依据,以此来阐释主旨;(2)选择一种角度,即选择一个角度,以此来说明主题、揭示主题或表明态度;(3)确定两个方向,即选择一种方式,即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事物或看待问题,以便更深刻地认识世界;(4)选择一种方法,即以不同的态度、方法来分析、评价和研究事物,以此来丰富人生。在选择角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两点:一是选择角度,即在明确写作目的的基础上,选择一种适合自己写作的切合点进行立意;二是选择角度,即在具体分析题目条件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作结义。

立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是运用想象法。通过对所给情景中具体的人物或事件的形象、细节进行想像;第二是借助语言文字的暗示性手法来理解和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如抒发自豪感等;第三就是借用他人的生活经验、经历或心理活动来思考、体会和评介自己,以达到增强文章说服力的目的,如设问、质疑等等;第四是以具体事例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如举例子等。

总之,立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 二、立意角度的运用

(1)“心”字的意义。

(2)感情是事物对内在联系的反映,而人的精神世界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

(1)“言语”与“思想”,二者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和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

(2)表达方式不同:写文章的语言要具有鲜明性;写作文必须以具体的形象为载体,以具体事例的叙述作为主要手段,以具体事件、人物、景物、环境等作表现形式。“言之有物则言之丰富”、“说理清朗”。

(1)“论点”与“断定”,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是论点的提出应符合客观规律;二是论题的确定应有利于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

(2)论据的选择要符合材料的实际性。

(3)论证的方法选择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立意角度的应用

事实就是一切事情的发生或发展的过程,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它往往是由一定的事物所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的正确与错误,往往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不准确,对社会现象的误解造成的结果。

(1)引用名言

如:“世上没有绝路而是空地。”这句话是一句哲理性的话,“世间万事皆因其缘故”。

(2)对比法例说明

例一: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我”,既不是诗人的笔墨也非歌唱家的作品。但它却代表了一种精神力量的伟大精神,表现了我党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热忱以及人民大众对于党的无限忠诚......

(2)引用古诗词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首唐代乐府古曲中,作者王维就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从容不迫地回答了自己心中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他为了实现理想、追求高远目标奋勇杀敌,终究成了一位大英雄。

(3)运用排比句式

(1)反问句式

反问句式的常用方法是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例如:“生命只有一次吧!当一个人活着时,我们应该......”“如果一个民族是一盘散沙,那么我们的历史就会变得一片荒芜;如果一个人是一个小集团,那么它的命运将会被分裂成许多部分......

(2)设问句式

设问句式的一般形式是将问题提出来,然后进行分析,以此类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