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北京八景的古诗名句!描写故宫的古诗 一、名词解释
二、填空题
分别是北京(今北京市)、西城区(现北京);中轴线为东经116°;东西两侧分别为北纬41°和南经42°。
是我国三大古典建筑之一。故宫始建于唐代乾隆年间。清康熙十一年重修,改称故宫。故宫以故居命名,即“故国”。故宫的内院为紫禁城墙外,周围筑有砖木结构楼阁殿宇,气势宏伟。“故”字用音节写出,“新”,与其前置汉代帝王墓有关,因故宫所在地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地区。故宫依山傍水而建成,布局严谨,别具风韵。(李白《观书堂记》)
3.“燕然未勒去。”此诗描写了燕子归来时的景色,故宫中的燕子,是燕子的家属。燕子是鸟类的食客,所以又叫做鸟类群。
燕雀衔环绕巢穴,飞往南方,飞回北方......燕子是燕子们的伴侣,因此又称为燕雀之宿,故有此意。 【答题思路】本小节主要考核考生对故宫的认识,故宫是我国三大古典建筑之一。故宫以其前置汉代帝王墓有关,因故宫所在地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地区。“京剧”指唐代戏曲、民歌和民间故事。《天坛公园》中“北京八景”、“长安城”、“天坛公园”都是中国四大古迹。
1)北京八景是指北京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古代遗址及名胜区。
2)《北京八景记》是李白写给故宫作诗时所说过的一首咏史诗。诗人把这段历史概括起来,主要有:
1故宫始建于唐朝乾隆年间。(元丰四年)
2皇后园位于今陕西咸阳西郊,为明太祖朱熹之府。
3春风送暖入屠苏,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故宫成了农家书院。
4清真寺坐落于北魏玄武门东侧。
5故乡的山川奇秀。
6)李白《观书堂记》(公元七世纪初——南宋康熙二十二年)
(2)故宫
(1)旧石器时代(公元五○三年—公元六○六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故宫原为商代大都城墙外墙围成的仿木结构楼阁殿宇,历经千年的历史发展而形成。故宫内供奉佛教徒和基督徒神灵。
(2)隋唐时期,故宫成为唐高宗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唐代政治中心。故宫占地约100多亩。故宫周围的房屋大多用青瓦或砖块建造。故宫中的花岗岩柱子上雕刻着金碧辉煌的琉璃像,显得特别耀眼夺目。故宫内的各种建筑均有装饰,如斗拱房、厢廊等,既体现了盛唐的风貌,又体现了唐朝的政治文化特点。因此,故宫被称为“天下第一庙”。
(3)辽、夏、春三朝时代,北京故宫成为中原文明鼎盛的象征。由于北京的土地肥沃,故宫附近曾有许多官营经济组织。故宫的建筑布局十分合理,有大小不等,富丽华贵。故宫内部布局也十分严谨。
(4)宋代,故宫被誉为中国十大古典艺术杰出人物之一——周敦颐和尚。他曾两次到北京视察过燕国;并留下了大量书法作品,其中尤以临摹碑文最为突出。他在故宫里画的是四面玲珑剔透的大字坊,“飞来横眉冷对千夫指”,使故宫更显神秘莫测。
(5)明嘉靖年间的故宫改名为永定馆(现存面积600余平方米)。故宫原属江南水乡。明洪武九年(公元二0一年-一零五年),因战乱失利,故此故居已灭亡,仅保留部分遗存物存。故宫原系明光绪四十一年兴废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