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逆袭”上北大

北京高考2025-09-16 11:52:45互联网早读啦

高三“逆袭”的故事很多,每一个“逆袭”背后都有一段励志的故事。一段话、一个人、一件事,都可能让一名学生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高考以675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的李鑫岩就有这么一段故事:从高三班级20多名到丰台区第3名,她的进步让老师和同学惊讶,让父母惊喜。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不努力,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学习动力就在一刹那

高三开学,与班主任的一次谈话给李鑫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她暗下决心要好好努力。当时的摸底考试,李鑫岩考了全班20多名。谈话时,班主任问她,之前考过最好的成绩是多少名,李鑫岩说第9名。当时,班主任的脸上掠过一丝惊讶。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表情,李鑫岩却有些不好意思。“也难怪,一张如此简单的数学试卷,我只考了110多分。而总成绩在班级20多名的人,在老师看来是不会考进前10名的吧。”

高三上学期,李鑫岩看着周围的同学都在努力,周末也到学校自习,她却没有太大的动力,只是和往常一样规规矩矩地学习,成绩也在原地打转。

直到高三的第一学期末,班里一名同学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李鑫岩才有所触动。看着她每次考试名次一点点进步,期末考到了全区第8名,李鑫岩开始回想自己平时的投入程度。“每个人努力了都会有进步,我为什么不努力呢?”

就在那一刹那,李鑫岩下定决心,要看看自己努力半年是否能做到。因为做数学题容易马虎,她先集中时间做基础题,而不是直接“刷”难题。她的目标是保证会做的题不丢分,使数学最少可以取得140分以上的成绩;基础掌握牢固再适当地做难题。在学习上,李鑫岩认为跟着老师的脚步就足够了。老师留的作业很有针对性,并且通常是对当天复习内容的巩固练习。一个月下来,李鑫岩的进步让她更加相信老师,复习效率也大幅提高。

与好友携手进步

高三阶段,只要一放松就很难再紧张起来。对李鑫岩来说,让她一直保持最佳学习状态的是她的好朋友。平时,李鑫岩总愿意督促别人,自己却忘东忘西,有时还会偷懒。这时,好朋友的鼓励和学习态度一直鼓舞着她。

特别是文科这样需要大量背诵、记忆的学科,背的时候或多或少会落下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往往是最重要的。李鑫岩和好朋友互相背,互相考。背东西本是枯燥的事,尤其是英语单词。可两个人一起背动力越来越足,学习效果也越来越好。李鑫岩以前不爱背单词,个别的关键单词不认识常导致不能把握整篇文章的思路。于是,她在课间和好朋友互相考听写。这样有计划地背下去,李鑫岩觉得阅读越来越简单。

高考前40天,李鑫岩给好朋友写明信片,把一天的学习成果写出来,把烦心事和不该犯的错误也写上,算是一天的总结,同时再附上一句鼓励好友的话。李鑫岩说:“表面上是鼓励她,这样做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鼓励呢?‘一模’时我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考到了全区第3名。”

高三期间,李鑫岩的兴趣爱好只保留了篮球。她喜欢北京队和NBA的快船队,因为实在割舍不下,就当作学习空闲时间的调剂。高三时顶着黑眼圈学习,每次累了、动摇了,球员那种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都成了她的支撑。

进步归功于高效率

很多人说,高三拼的是体力和心态。但李鑫岩更愿意把这种进步归功于正确的心态和有效率的努力。在听取学长学姐的经验后,李鑫岩总结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有针对性,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每科都有不同的学习重点。

李鑫岩的文言文基础弱,她就着重训练文言文阅读。她找老师要来往年的模拟试题,一天做一篇。她认为,每篇文言文的价值不止在做对题上,而是对文章里词句意的理解。李鑫岩说,想要提高文言文,就要抽时间主动找老师翻译整篇文章,并且翻译出重点字的意思及用法。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很累很浪费时间,但如果真的吃透了文章,收获的文言文知识往往比做四五套题的收获更多,这便是高效的学习。

李鑫岩的文综成绩得益于选择题。因为一道选择题4分,考的都是细碎的小考点,也是查缺补漏的好方法。做文综题,李鑫岩认为审题很重要,也着重在这方面进行练习。每次模拟考试,即使答不完,李鑫岩也不慌张。很多考生一着急便会写很多无用的答案,李鑫岩则会审好题,先思考半分钟该写什么,之后语言简练地只写关键点。

李鑫岩说,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班里的同学和老师是最好的资源。考试后多找老师分析试卷,总结错因,比改错题更重要。找老师、问同学,其实是简单的道理,能做到的人却是少数。很多考生往往得过且过,每次遗漏一个知识点,最后积少成多。所以,学习上最需要做到的不是知道,而是做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