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获“学生五四奖章”
8时50分许,北大邱德拔体育馆外,等待入场参加校庆纪念大会的师生校友排出了近百米的长队。不少师生校友手持邀请函和广场上树立的北大校徽合影。在未名湖畔、静园、百年讲堂、图书馆、一教、西门六地放置六个不同的校庆主题合照牌。校园挂上了书写着“守正创新、引领未来,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的校庆道旗。9时,北大邱德拔体育馆早已成为欢乐和喜庆的海洋。音乐环绕,灯光闪耀,校庆版《牡丹亭》、中外留学生合唱《四海一家》、在校生和老教授同唱《青春大概》等节目,营造出燕园生日的喜庆氛围。
10时,随着浑厚的钟声敲响,校庆大会正式开始。北大党委书记郝平在介绍到场嘉宾时特意提到了全场最年长的校友——99岁高龄的西南联大1943级学生李忠。当李忠从座位上缓缓站起向学弟、学妹致意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在校庆纪念大会现场,学校还向10名学生授予北大第十一届“学生五四奖章”,这是北大学生的个人最高荣誉,旨在树立北大学生的突出榜样和优秀典范,展现北大学子优秀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精神。“学生五四奖章”设立于1997年6月,每两年评选一次,迄今为止共有100多位北大学子获得这一荣誉。
七七、七八级校友返校重温青春岁月
他们在老照片前,回想老故事;他们表演文艺,追忆青春年华;他们拿着“粮票”,回味食堂……5月3日,校庆前夕,北大1400余名七七、七八级校友返校聚会,重温那段历久弥新的北大岁月。
这两届2600余名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塞北江南。他们沐浴在科学的春天里,参加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喊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宣言。
当天下午2时30分,纪念大会开始。“地球物理系90名,地质学系62名……”每当主持人、七七级经济系学生、北大经济学教授海闻念到一个系,台下就响起老同学的欢呼声和掌声。
北大校长林建华也是其中一员。他回忆说:“七七、七八级是两个特别的年级,一是同学很特别,年龄相差大;二是经历很特别,有上山下乡的青年,有刚中学毕业的,有娶妻生子的。虽然当时的条件差,每天拿着饭票吃饭,但那时的我们是充满激情的。”
北大经济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88岁高龄的厉以宁,作为授课老师代表,发表了“重温经典时代”的演讲,重温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经济改革形势。
数学系博士张益唐回顾了自己随父母在农场下放期间艰苦求学的故事,重温了自己排除万难准备1978年高考、最终考取数学系的宝贵经历。他认为,北大的学习为自己终身求索、不辍耕耘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大登山队攀珠峰贺寿母校
“北大精神,永在巅峰。我是山鹰,永远攀登!我们在珠穆朗玛,想念北大,祝福北大!我们祝亲爱的北大120周岁,生日快乐!”距离北大百廿周年校庆不到24小时,远在珠穆朗玛峰的北大登山队为母校送来了珍贵的“最高”祝福。
5200米、6000米、6100米、6500米、6900米、7028米、7700米……登山队不畏艰险、永不停步的精神是对北大精神的生动诠释。队员们凝心聚力,顽强拼搏,不断向上突破,努力实现着北大人“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青春誓言。
步步登高,声声祝语。日光射崖冰雪色,风鹤传响松龙吟。绒布冰川,北坳冰壁;1号营地,大风口;海拔登山队走过的每一步,都留下了北大登山队员的汗水与殷殷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