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的涂鸦变为实体作品;通过一副眼镜带你置身旅游胜地;废弃品DIY亲子体验馆;自动打印草坪图案的草坪机……在北京市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上,这些学生的创业项目得到了在场评委的一致好评。大学生创业的创意和可行性成为评委的关注点。
12月5日下午,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9所高校的18支队伍通过不同方式展示了团队的创业项目。
“大家好,我们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Imagineer儿童想象力助力平台项目。Imagineer拆开就是I’m a gineer。我们将集合一批优秀的设计师,把家长线上上传的孩子涂鸦变为实体作品。”今年大三的郑晓和她的团队把创业市场放在了儿童消费上。经过调研,他们把3—10岁儿童作为目标客户,致力于为儿童打造定制化服务。这种抛弃传统儿童产品,另辟蹊径的做法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洪泰智能硬件加速器创始人与投资人乔会君评价,成功的创业与好的创意密不可分。产品应该会受市场欢迎,但因为是定制,定价也是个大问题,如何实现收益要看下一步。
“一年前,我还在宁夏过着早九晚五的生活。考研过程中,因为地域原因,我曾面临复习资料不足、信息闭塞等问题。我们‘研究僧’项目就能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能帮助考生精准地找到所报考专业的师兄师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项目负责人杜艺菲向评委介绍自己团队的项目。“请问你们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一位公司董事长发出了质疑。“平台将通过服务费、自营课程和广告收入实现盈利。”杜艺菲回答道。对于项目的具体实施,评委也希望团队能做出详细可行的计划。
作为来自一线的投资人,评委们都有着创业的丰富经历,有的还为新兴的创业项目注资,创意和可行性自然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王瑶琪介绍,创业大赛分为公益类创业、创业设计类、创业实体类项目。公益类创业项目注重产品服务能解决当前社会问题和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创业设计类项目侧重创意的创新性和市场前景;创业实体类项目侧重项目的实际运营和市场盈利,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大赛还通过“投资游说”环节向创意佳、前景好、收益高、可行性较强的实体类项目进行价值3万元的注资,努力为创业方案吸收风险投资资金、真正走向市场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