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从运载火箭模型到中国第一台无外接电缆行走的仿人机器人“汇童”……在北京理工大学70华诞之际,该校校史馆落成开放。
走进北京理工大学2号教学楼北侧的校史馆,就像走进了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延安自然科学院时期师生们使用过的煤油灯、学校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代反坦克导弹J-201模型……馆内,每一件珍贵的陈列品都讲述了北京理工大学的一段历史、一个故事。
校史馆占地500多平方米,共分5个展馆,通过数万文字史料、千余张图片以及大量的实物、沙盘模型等,充分运用空间造型艺术及现代科学手段,立体而形象地展示了北京理工大学建校70年来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办学成果及发展愿景。
北京理工大学校党委副书记侯光明介绍,新建成的校史馆将成为该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成为育人的重要场所。该校学生可到校史馆参观学习,了解学校历史,学习前辈精神,从中不断汲取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营养。
据了解,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理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940年创办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该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70年来,该校共为国家培养了16万名人才。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高考预测、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