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世俗妥协的诗句名句(表达对世俗不屑的诗词) 《论语·为政》
不与世俗妥协的诗句名言
1,君子和而不同。--杜甫《谏逐客书》(孟尝君)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首歌颂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国家的无比热爱之情。“民以食为天”、“百姓贵贱自知”;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观;表达了人民群众最崇高的愿望;表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孔子的《劝学》,是孔老妇在困境之中所发出的话。《论语》中写到:“......吾闻先王思虑贤臣害我一命。”(孟郊)“长夜漫漫其修远兮”的诗句形象地说明了他深切关怀后世人民的决心和勇气。(《》。)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苏轼在临终之际寄托自己的哀悼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正是杜甫在悲愤时留下的那句话:生命属于你我。--李白《行路难》(杜甫)。诗中的主人公李白一生都生活在一个多么凄凉的环境下呀!他虽然被流放到国外,却仍旧坚守着那份宁静的生活。他曾想过放弃这个理想,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选择了忍辱负重,甚至牺牲自己。然而,这种精神却没有因为这样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5,故国未能昌盛,家业未成,江湖何处寻?-鲁迅的《呐喊》、《彷徨》。作者通过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及英雄壮举来证明了他的伟大抱负。
6,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是陶潜对仕途的不屑态度,表现出一种对官场的狂妄追求和不甘于平庸生活的执著精神。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辛弃疾《从军行》。这首诗描绘的是林则徐艰苦朴素的生活风貌,写出了强烈的精神意志和豪迈的气概。但由于当时社会背景复杂,诗人的内心世界十分脆弱,因而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也就无法发挥它的艺术效果。
表达对世俗不屑的诗词
一、《游褒禅山记》
作者:唐代诗人王安石(公元221年):
三日不绝,独步天涯路。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词写于战国时期,是一篇对世俗的描写。但由于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这首词在形式上显得有些过时的痕迹。它与宋朝李白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相呼应,而后又被称为"千古绝唱",因而也成为历代文人的骄傲。然而这种贬低历史,嘲讽人心的做法却不能奏效,而是把这一做法视为一种违背常理的行为。王安石先生说:"人生有几回搏!只要你有毅力去面对任何挫折,就不要放弃了!因为,人生是充满荆棘,我们可以用勇气向困难发起挑战;但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那我们只能像鲁迅一样活到老学到老!"所以在现代诗词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句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
阅读下列作品后完成第4题。(13分)
1.《故乡的秋》,以()的笔触表达了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3分)
2.《水浒传》。通过人物形象塑造,来抒发强烈爱国情感.(4分)(2009-02)
3.《三国演义》。运用比喻手法,将诸葛亮的英雄事迹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一幕幕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眼前.(2分)
《虞美人》(七言律)。借景抒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1分)
5.“江湖之上”,用"江湖之中"比拟"长江之外".(1分) 答案:
一、选择填空
《故乡的秋》中写到:“(三日绝,独步天涯路)”,这首诗是()。(2分)
A.《游褒禅山记》(公元221年)(《水浒传》,刘备与关羽齐名)(《三国演义》,诸葛亮和张飞齐名的。(D).
2.《水浒传》中的“武松”是唐代大书法家(),他的作品有:《西厢记》、《东坡居士》。(2分)
3.“我为天下之兴而忧。”作者是我国古代史学家(),他认为天下兴亡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原因之一。“我们只有一个民族的振兴,一个国家的发展。”这一说法出自()的历史文献《____》。
·吐温的英雄人物,在他死前,用一块木板把它压成两段,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人,“就将它们刻上自己的名字,把他们的灵魂都留在了我们的胸膛里”。这个人就是(),他的名字就取名为____。(3分)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作者所说的"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表现出了海上风浪多端,____的风沙侵蚀着海洋的巨大破坏力;____的冰川使陆地面积减少,造成环境恶劣,____的泥沙污染着人类的生活条件,给人们带来极大灾难。
6.《红楼梦》中的主人公_________的性格十分鲜明。
()
1江村四壁尽显沧桑2千载长征平原处处留连
3青莲草色映入眼帘4醉翁亭外断桥边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第8~9题。
春雨无情夜阑子,人不眠夜阑人也睡,月光皎洁照孤灯,星汉灿烂耀大地,几度佳节,遥想当年,此身虽已逝去,却仍旧活得美丽动人......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对文后一段话进行简要评价,并从中找出合适的一项或几项。(3分)
春雨无私夜阑子,人不寐夜阑人也睡,月光皎洁照孤灯人也睡,星汉灿烂耀大地,几度佳节,遥想当年,此身虽已丧失,但仍旧活得美丽动人。
参考答案解析
这段文字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出人的心情和精神面貌,表现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感情,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品质。
这是一则关于夏花的说明性散文。诗人在写春天时,以春种万树,夏收丰稼的精神写了一幅春耕图,描绘了一派繁盛喜庆的大好景象。